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分析:山東考公團橫掃江浙滬的背後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互聯網大廠和基層公務員的崗位,哪個更香?如果今天再拿同樣的問題去知乎上提問,相信很多人的選擇已經發生改變。

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丨熊志


山東人對考公務員、考編制,到底有多麼執著?

日前,一篇題為《山東考公團,正橫掃江浙滬》的報道引發關注,報道提到:

“山東專門有一個巡考團,就是輪著考,全國轉一圈,我考上哪個算哪個。他們把國考當一模,上海市考當二模,江蘇省考當三模,浙江省考當四模,到了山東省考,正式考試”。

山東“巡考團”的存在,生動地演繹了一把“宇宙的盡頭是編制,編制的盡頭是公務員”,“巡考團”從山東一路考到廣東。

01

熱衷於進體制內,其實不是哪個省份民眾的特例。但即便沒有直接數據支撐,山東人對體制的偏愛,也早就成了大家的談資。網上關於山東人考公的段子不勝枚舉,比如據說山東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,“不孝有三,無編為大”……

山東考公的隊伍太龐大,本地競爭太激烈,一部分考生自然會往外地分流,去全國巡考。


去年,山東省考和江浙省考撞期,甚至登上了熱搜。巡考團只能三選一,不少征戰全國的山東考生大呼可惜,外地考生則喜出望外,終於不用怕山東考生來搶鐵飯碗了。



▲山東濟南(圖/圖蟲創意)

為什麼在考編制、進體制方面,會出現這種獨具地域特色的現象呢?


一種常見的解釋是,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,社會文化趨於保守,官本位思想濃厚,在“學而優則仕”的長期文化熏陶下,人們習慣了進體制內謀個一官半職,或者去國企、事業單位端鐵飯碗。

山東人口多,但高等教育多而不強——高校數量多,但頂級高校少,於是很多考生要麼繼續考研(山東是典型的考研大省,考研人數全國第一),要麼留在本地選擇差一檔的高校就讀。

公務員考試有學歷限制,但一般沒有學校水平的限制,考不上名校,也能找到適合的公考報名崗位,高考的競爭壓力,就這樣傳遞到了公考層面。

考大學,考研,考編,山東人就這樣活成了網友們口中的“考霸”。但其實影響“考霸”們職業選擇的,還有一個重要因素——地方民營經濟欠發達,提供不了相對於體制內飯碗而言有競爭力的就業崗位。

02

山東民營經濟的薄弱,有一項典型的數據支撐——2019年,山東省每萬人口擁有私營企業77.4戶,低於全國92.1戶的平均水平,分別比廣東、江蘇少66.3戶、105.3戶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3 秒